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在我印象里,有水环伴的城市多半是温润、整洁而又舒缓的。
升旗山俯瞰槟城槟威大桥
清晨醒来第一眼的槟城再次印证了我印象中的感觉,乔治镇(GeorgeTown)是个海中的岛屿,两条跨海大桥把它与陆地相连,沿着海边是老城区,这非常好分辨,这里沿街全部是刷着白色墙漆的二层的骑楼,满眼的中文和来往穿梭的华人面孔,仿佛是老城区的名片。
秋丽亚大街(ChuliaStreet)上的华商店铺
秋丽亚大街(ChuliaStreet)上的华商店铺
昨天下午的快船带着我离开兰卡威(Langkwai)的瓜镇(Kuah)码头,在大海间上下“挪移”一番后,稳稳地停在了槟城渡轮渡口(PengangButterworth)上,蹒跚着碎步随着人群登上岸,第一次快船的经历只剩下紧闭双眼,默默祈祷赶快到岸“回声嘹亮”。
关仔角码头沿线的欧式建筑
放下行李在路边坐下,此刻眼前的乔治镇(GeorgeTown)是一片夕阳余晖下的耀眼光斑,视线中满是洁白的墙壁混合着绿色的枝叶,金色的夕阳在这些颜色间折射着,穿越着,最终混合成一种金色的却极富冷艳的光,带着一股清淡的香气,让瞳孔瞬间收缩,却让鼻子最终留住了光芒的味道,不知那座教堂钟楼顶上巨大的十字架,不时地窜进光现里,拉出长长的影子,笼罩了光下的一片,忽而又在车轮的飞驰中躲得不见踪影。
槟城特色的黄包车
来到酒店已是傍晚时分,穿过拥挤的小街时,那些沿街密密麻麻餐食摊位的香气还在鼻尖萦绕,拐进秋丽亚大街(ChuliaStreet)中段南侧的巷口,大门上镶嵌着欧式花条的院落里是一栋白色的维多利亚风格的两层建筑,三角形山墙,房顶高耸,屋檐突出,轴轮状斗拱,虽然经过翻修改造,带着历史气息的古建筑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韵味。
白色安静的酒店客房
我的房间在二层南侧,推开客房的窗户,东面不远处就是老城区著名的爱情巷(LoveLane),相比其他街巷而言,这里显得更加的幽静,小街两侧是熟悉的中国南方骑楼建筑,高墙里绿树间开着各色的花,透过大门缝隙,可以瞥见躲在庭院深处的两层小楼隔窗里灯影迷离,娇小而妩媚的庭院,这些藏在“爱人巷”里的院落据当地人介绍是早年间,风流商客金屋藏娇之所,也许那些爱意缠绵、悲欢离愁编织起的传说最吸引好奇者的寻访,如今这条南北不过百米的小街,成为旅行者漫游槟城的一处重要的景点,沿街大大小小的旅舍、酒吧里的红男绿女继续上演着爱情巷的奇趣传说。
爱情巷(LoveLane)
爱情巷(LoveLane)的骑楼
关上电灯,拉开窗帘,月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映在地板上,伴着月光的宁静是窗外昆虫节奏般的低鸣,躺在地板上,我注视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脑海中却浮现出卡瓦格博十三峰的夜色画面,也是一轮明月高悬,也是一夜闭灯窗前,只是宁静的窗外不曾是昆虫的低鸣,而是高原山风的嘶吼,跟随风的方向,一团浮云遮住山尖的明月,眼前逐渐沉寂下来......
一束温暖的阳光和一阵悦耳的鸟鸣把我从昨晚的一副月色中唤醒,推开窗户一种热带独有的,混合着植物花香,包裹着温润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窗外是明亮的光,一如昨天码头上的耀眼,走出房间,脚踩在刷着白色油漆的木质地板上,咚咚的脚步声在这古老的建筑里显得这么的悠长,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我想起在厦门鼓浪屿,参观商贾豪宅时那种深藏在建筑纹理中,时间的印记和光阴的剥蚀,我非常享受这种似与时间对话的感觉。
来到秋丽亚大街上(ChuliaStreet)热辣的阳光让我瞬间感受到海滨城市活力,弥漫在空气中熟悉的饭菜香味,让我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临街人声鼎沸的华人餐馆,海南鸡饭、广式腊味、点心,这些闽粤传统饮食随着下南洋人们的足迹来到了这里并生根发芽,这一类的中餐厅通常面积不大,案头忙着切腊味的一定是家中年长的男主人,汗衫麻裤胸前挂着围裙,娴熟的刀法快速的把案头各色的腊味按客人的点单切割码放成盘,端盘上菜的活通常是女人的强项,流水线式的模式在全家人的合齐努力下,看似忙乱却又不失调理的在热闹的中餐厅里延续着,一份简单却,传统的味道里不仅有着对于生活的希望,更有着对于家乡的记忆,看着这些年过半百,依旧努力打拼的老人家们,海外飘零的生活也许更加值得珍惜和回味。
秋丽亚大街上(ChuliaStreet)中餐排挡
海南鸡饭
中餐拍档里的顾客多是华人
中餐拍档里的顾客多是华人
“这家的腊味在这条街上很出名的。”
圆桌对面一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操着浓重的中国南方“普通话”对我说。
手里拿着一份当地的报纸,笑着又说道;“你是大陆来的吗?”
“是啊,我从北京来。”
我问道:“您会说国语啊,那您是本地华人吧。”
“是啊,我的祖辈从广东潮州来到这边,我是第三代了。”
“我们槟城的华人要数从福建,广东和海南岛来的人最多。”
说话间,他把手中的报纸中的一版翻给我看,他指着报纸说:“你看,报纸上说槟城的第二座跨海大桥是咋们中国承建的,你知道那个海峡很宽呐,中国现在真的强大了......”他指着报纸上一个专栏说着,眼神中那一丝激动的神情在说道“咋们中国”时,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朴实的言语中不难体会出一个华人对于祖国的那份深情,也许只有身处异乡才最能体会“祖国”这两个字真正含义吧......
中国承建的槟城第二条跨海大桥
餐厅路边一台出租车旁一个马来模样的妇人对着餐厅里喊着“TAXI,TAXI......”,眼镜师傅伸手应道,他快速起身卷起报纸,把手边半杯凉茶一饮而尽,回头笑着说“欢迎来槟城,有空到巷子里的广东会馆玩啊!”
我挥手向他告别,只见他的身影瞬间淹没在大街的骄阳之中,耀眼还是那片耀眼的日光......
沿着老城区幽深的街道,嗅着海风带来味道,循着海边的方向走去,旧关仔角(PadangKotalama),乔治镇的发源地,当年多少飘零而来的华人在这里登岸,满怀希望在这片岛屿上的打拼,头顶的骄阳依旧,曾经的人们早已远去,一阵风吹过带来了海的气息,来到土库街(JTupSyedShenBarakbah),眼前只留下欧式建筑的华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耀眼的白光,康华丽斯要塞(FortCorwallis)上生锈的大炮笔直的指向蔚蓝的大海,天边是浮云朵朵,海水拍打着岸堤节奏般的回荡着,垂钓者在阳光下奋力的抛杆,引来成群的海鸥盘旋,站在要塞的垛口边静静等待着烈日的消散,回头看见码头上一艘游轮正在停靠,放下雀跃兴奋的游客。
旧关仔角边垂钓的老者
一阵喧嚣后,人群逐渐淹没在槟城的日光下,耀眼还是那片耀眼的日光。